增材制造

  •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IN625-316L双金属材料研究

    蒯泽宙;李忠华;刘斌;索超;任洁;

    IN625-316L双金属材料结合两种合金的优异性能,在力学性能、耐腐蚀性、高温性能、轻量化及成本优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用领域广泛。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IN625-316L双金属材料,实现IN625镍基高温合金与316L不锈钢的双金属一体化成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双金属界面区域的微观组织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双金属界面结合良好,无明显缺陷,界面区域存在元素扩散现象。力学性能测试显示,界面区域的硬度介于两者之间,硬度从316L一侧到IN625一侧逐渐增大,表明界面处元素扩散均匀。

    2025年08期 v.45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 电机主轴表面激光熔覆司太立合金涂层组织及耐磨性研究

    张帅;郝昭;权志勇;袁磊;

    为提升电机主轴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电机主轴用304L不锈钢表面制备司太立X-40钴基合金涂层。结果表明,钴基合金涂层的相组成为单一的γ-Co固溶体。涂层内部组织为柱状晶、胞状晶和平面晶;由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EBSD)结果表明,钴基合金涂层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0.45μm,并且在涂层内部存在大量位错。钴基合金涂层的表面显微硬度约为457 HV±10.9 HV,约为304L不锈钢的2.5倍。钴基合金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372,显著低于304L不锈钢的平均摩擦系数(0.498)。磨损率为2.41×10~(-6) mm~3/(N·m),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

    2025年08期 v.45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 热输入对308L不锈钢激光电弧复合增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常连来;许燕;周建平;闫贺颍;裴龙浩;丁威振;

    基于激光电弧复合增材技术(LAAM),调节电弧电流和激光功率制造了不同热输入的308L不锈钢条形块体。微观结构上,样品主要相是奥氏体和铁素体(板条状δ-铁素体和骨架状δ-铁素体),从底层到高层两种δ-铁素体交替排列。从150 W增加到896 W,铁素体沿奥氏体晶界析出,起初不连续、枝状分布,之后呈网状完整析出,晶粒更加细密(由11.48~36.02μm到8.37~15.38μm);但激光功率大于800 W将出现激光“匙孔”行为,该区域富含气孔等缺陷,最大直径0.85 mm。性能上,一显微硬度均值随层高增加先逐步降低最终稳定在一定范围,激光功率为370 W,提高热输入(调节电流),稳定值在180~190 HV;电流为170 A,提高热输入(调节激光功率),稳定值先增大后降低,由160~170 HV(431.85 J/m)到180~190 HV(459.35 J/m)再到160~170 HV(489.05 J/m、525.05 J/m)。二极限抗拉强度(UTS)随热输入增大(调节电弧电流)而降低,由510 MPa(160 A)降为480 MPa(200 A);而调节激光功率UTS先由472 MPa(150 W)升为490 MPa(608 W)再降为475 MPa(896 W)。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80 MPa±15 MPa和40.4%~53.5%。所有样品的断口形貌均表现出典型的韧窝断裂特征。综上,LAAM零件性能已经达、部分已经超过308L传统铸造不锈钢。

    2025年08期 v.45 1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5K]
  • 多光束激光选区熔化AlSi10Mg合金工艺、组织及性能

    张长春;张军利;倪允强;孙玉成;李华;孟晓曦;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多光束激光选区熔化成形AlSi10Mg合金的成形工艺、单光束区的组织及性能差异,并对单、双光束区的成形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层厚30μm的情况下,AlSi10Mg的成形工艺窗口较宽,激光功率和扫描间距对致密度影响较扫描速度更加显著。在最优参数下,不同单光束区试样致密度均≥99.9%,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没有明显的差异,各区域能达到很好的一致性。与水平试样相比,竖直试样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略低。双光束区采用交错拼接方式成形,可以显著降低台阶效应,得到和单光束区一致的表面粗糙度及力学性能。SLM成形AlSi10Mg合金的热处理温度选择在280℃附近比较合适,240℃保温2 h是力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的拐点,以此为分界点建立的硬度-屈服强度分段函数式,能够很好地预测屈服强度。热处理对力学性能的改变主要是由于热处理改变了组织中Si相导致。热处理使SLM成形AlSi10Mg合金强度下降、塑性提高,实现不同的强塑性匹配。

    2025年08期 v.45 3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8K]
  • 激光熔覆AlCoCrFeNi2.1高熵合金涂层耐蚀行为研究

    王鹏博;孙耀宁;

    随着材料应用的不断发展,高熵合金在高精尖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高熵合金在酸碱环境中的耐蚀性探究对于其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探究AlCoCrFeNi_(2.1)共晶高熵合金在不同温度以及不同离子类型的溶液中的腐蚀状况,通过设计实验,在3.5%NaCl溶液和3.5%NaCl+0.01 mol/L NaOH溶液中对不同温度(25℃、40℃、55℃)下的AlCoCrFeNi_(2.1)共晶高熵合金开展电化学测试、合金涂层钝化膜的XPS测试以及涂层腐蚀形貌的SEM/EDS监测。结果表明,AlCoCrFeNi_(2.1)共晶高熵合金可以在不同温度下的3.5%NaCl溶液中钝化,腐蚀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在OH~-及Cl~-的复合环境中,合金的耐蚀性提高。而在涂层的钝化膜中,金属氧化物在钝化膜占主导地位。

    2025年08期 v.45 4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激光焊接

  • 基于线激光视觉传感的高强钢车轮焊缝识别与定位控制系统

    宋汝晖;成巍;赵桂虎;戈海龙;李文龙;吴世凯;

    为实现高强钢车轮的激光电弧复合高精度焊接,开发一套基于线激光视觉传感的四自由度焊缝自动识别系统,此外,对焊缝识别及点焊区特殊噪点滤波算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基于线激光传感器采集车轮焊缝轨迹点云数据,首先针对焊缝几何形状设计ROI(感兴趣区域)自动提取算法,采用RANSAC(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提取焊缝特征点,针对车轮点焊区不规则几何形状造成的特殊噪点,设计一种均值替换算法对点焊噪点进行滤波处理,提高焊缝定位的精度,对得到的离散特征点进行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得到平滑的焊接路径,搭建上位机界面与PLC建立通信,实现焊缝轨迹的反馈控制。通过模拟车轮焊缝,检测系统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定位精度误差最高为0.24 mm,满足高强钢车轮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要求,提高了车轮焊接质量。

    2025年08期 v.45 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激光加工

  • CeO2掺杂对CoCrFeNiMo0.2高熵合金涂层腐蚀性能影响

    秦南南;武晓蓓;张双侠;

    研究CoCrFeNiMo_(0.2)高熵合金(HEA)涂层腐蚀性能及掺杂微量CeO_2对CoCrFeNiMo_(0.2)高熵合金涂层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熔覆制备CoCrFeNiMo_(0.2)与CoCrFeNiMo_(0.2)+CeO_2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谱(EDS)微探针、电化学工作站对CoCrFeNiMo_(0.2)及CoCrFeNiMo_(0.2)+CeO_2涂层物相结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耐蚀性能进行表征;CoCrFeNiMo_(0.2)粉末、CoCrFeNiMo_(0.2)及CoCrFeNiMo_(0.2)+CeO_2涂层由单相面心立方相(FCC)组成,组织为胞状晶结构;由于CoCrFeNiMo_(0.2)合金各原子间不同混合焓和键能,在快速凝固过程中发生相分离,枝晶内部富集Fe-Cr元素,枝晶间富集Ni-Fe元素;稀土氧化物掺杂提高了涂层腐蚀电位,降低了腐蚀速率,提高涂层的耐蚀性。

    2025年08期 v.45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 基于坐标变换的激光清洗机器人轨迹规划研究

    汤子麟;李朋坤;王昊;陆文渊;李祥;王明娣;

    目前激光清洗机器人系统中,存在加工零件发生偏移后原程序不再适用,需要重新示教,以及机器人在多个工作环境下对同产品零件进行加工作业时,需要重复人工示教编程,耗时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坐标变换来简化重复示教编程的复杂步骤、提高激光清洗机器人加工效率。采用ABB公司的IRB2600工业机器人作为激光清洗机器人系统的加工平台,建立一个工具坐标系,采用两个工件坐标系对不同位置下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焊接处的焊斑进行清洗去除。首先利用6点法对机器人工具中心点进行标定,再利用3点法对不同工作环境下的空间位置进行标定,建立两工件坐标系转换的切换方程。然后设计清洗实验,在不同工作位置下,利用工件坐标系转换方程,使机器人在对应坐标系下进行清洗工作,对不同坐标系下机器人运动轨迹、焊斑去除率进行比较,计算坐标转换后的清洗误差。从实验结果来看,机器人在不同工作位置下,利用工件坐标系转换原理,对坐标系变换后的零件清洗率在99.43%左右,在研究项目的误差允许范围内,满足项目需求。对于涉及的工作环境以及待加工工件而言,利用机器人工件坐标系转换原理,解决了位置改变后需要重复示教的问题,提高了激光清洗工作效率。

    2025年08期 v.45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 吊臂用Q345D钢激光冲击工艺参数优选研究

    曾镜灵;廖永红;张永康;林超辉;

    吊臂是大型海工绕桩吊机的主要承重部件之一,吊臂材料的表面强化和优选研究对绕桩吊机的高质量、高强度制造起着重要作用。以吊臂用Q345D钢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激光冲击强化工艺参数对钢材残余应力、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变形和疲劳寿命等指标的影响,探讨不同激光冲击工艺参数的强化效果,优化激光冲击工艺参数。发现随着激光能量增大,残余压应力、显微硬度和表面粗糙度值均增幅变大,弯曲变形程度增加,但双面冲击的弯曲变形程度远小于单面冲击。经冲击后的试样件,疲劳裂纹扩展区微裂纹数量减少,间距变窄,瞬断区韧窝尺寸变小且浅。结果表明,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在能量为6 J、双面加工方式时,可以在减小变形量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疲劳寿命。因此在实际加工制造中可以考虑采用6 J双面冲击方式。

    2025年08期 v.45 8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 不同筋高带筋板激光喷丸成形及残余应力分析

    杨浩杰;刘怀乐;童照鹏;周王凡;任旭东;

    带筋整体壁板常用减薄板厚、增加筋高的方法满足轻量化和刚度需求,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激光喷丸成形因无模具、成形能力强等优势可满足复杂结构和大曲率高筋整体壁板的成形要求。为研究高筋板的激光喷丸成形规律,实验研究不同喷丸次数、不同筋高、带筋侧与平板侧喷丸对带筋板成形的影响,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带筋处及平板部位残余应力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带筋结构明显抑制板材成形,与平板相比,更易产生曲率饱和现象。随着喷丸次数增加,板材表面压应力层深度和应力峰值无明显变化,主要应力变化发生在筋条位置。由于筋条对带筋板成形的限制作用,带筋侧冲击可产生与平板侧喷丸相同的凹变形,并改变平板部位应力分布。

    2025年08期 v.45 9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 激光织构化对YS30硬质合金表面润湿性及磨损性能影响

    杨奇彪;张道猛;易宗煜;李昊;汪于涛;刘顿;

    针对硬质合金润湿性表面的耐磨损问题,利用飞秒激光在YS30硬质合金表面加工不同织构深度的点阵型矩形凹坑织构。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摩擦磨损试验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测量织构的三维形貌、表面接触角、摩擦系数、磨损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建立织构深度与接触角的半定量函数模型,研究织构深度对表面润湿行为的影响,通过微量润滑条件下进行的摩擦磨损试验分析润湿行为与摩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对织构深度参数的合理调控可以使织构表面成为有利于微润滑摩擦的亲液面,减少表层微观切削与点蚀磨损,提高硬质合金表面耐磨性。织构化表面将部分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帮助减缓裂纹的形成和扩展速度,并将一部分磨损转移至织构内部。研究为硬质合金飞秒激光织构化表面的减磨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试验依据。

    2025年08期 v.45 11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 激光切割碳纤维复合材料熔化区域仿真研究

    余振;马明;王可;计闯;李显;胡志刚;付丹丹;陈艳;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激光切割过程中,加工参数对工件质量起决定性因素,为探究其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扫描速度以及不同激光功率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激光切割分析,得到激光切割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树脂熔化宽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熔化单位宽度树脂内的碳纤维熔化比例呈上升并逐渐平稳的趋势。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树脂的熔化宽度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熔化单位宽度树脂内的碳纤维熔化比例呈上升趋势。该研究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激光切割的加工参数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揭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熔化规律。

    2025年08期 v.45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激光冲击强化对TC4钛合金表面性能的影响

    马永新;王浩;陆越;张瑄珺;赵绪杰;朱嘉锡;刘倩;毛博;于铠锐;王兆国;

    为研究激光冲击强化对TC4钛合金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对激光冲击强化后的TC4钛合金表面显微硬度、残余压应力、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钛合金表面残余压应力和显微硬度都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与未处理试样相比,表面显微硬度经激光冲击强化3次处理后由282.3 HV提升至357.6 HV,并引入了大小为-471 MPa的残余压应力,且残余压应力最大深度超过800μm。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未处理试样、3次激光冲击试样的摩擦系数曲线相似,但相较于未处理试样,3次激光冲击试样最大磨痕深度降低约7%、磨损体积降低约8%,耐磨性得到提升。

    2025年08期 v.45 12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测量检测

  • 法庭科学领域光谱分析法20年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

    李林威;吕晓森;黄啸;李大武;

    近些年来,法庭科学领域光谱分析法的应用研究蓬勃发展,相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但对于此领域的年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的研究以及研究热点和趋势等内容的可视化分析较为不足。因此,为展现法庭科学领域光谱分析法研究现状,探索其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2004—2023年法庭科学领域光谱分析法的相关文献并导出,运用CiteSpace软件分别对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被引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最终达到总结研究热点及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的目的,为领域研究的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帮助。结果表明:(1)光谱分析法在法庭科学领域发文量呈波浪式上升,未来此领域的研究会更加深入;美国发文量最多且国际影响力较大;中国发文量位居第二,但缺乏国际合作研究,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中国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中国科学院是最大的合作网络机构,主要合作对象为国内机构,缺少与国外机构的合作。(2)高被引文献显示化学计量法和体液识别是研究者关注重点;通过对关键词的频次、中心性以及聚类图谱进行综合分析可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体液识别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是近些年此领域研究重点;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纳米颗粒和显现是未来此领域关注重点。

    2025年08期 v.45 13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 基于TDLAS与K-EMD相关重构法的变压器油中CO与CO2检测

    曹旺;万元;李橙橙;廖学顺;吴昊天;

    针对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吸收光谱技术在变压器油中溶解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检测中存在检测下限和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与经验模态分解的K-EMD相关重构算法抑制信号噪声干扰,实现气体检测下限与稳定性提升。为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选取中心波长1 580 nm的DFB激光器,研制了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变压器油中溶解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监测系统。仿真结果表明,K-EMD相关重构算法处理后,一氧化碳二次谐波的信噪比从7.15 dB提升至32.67 dB,二氧化碳二次谐波的信噪比从9.04 dB提升至38.65 dB,并显著高于卡尔曼滤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两种气体的二次谐波峰谷值与浓度的拟合线性度均达到0.999,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值分别为3.2%与1.8%,测量结果与油样实际浓度的偏差小于30%,满足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中的A级标准,并且在现场测试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具备工程实用价值。

    2025年08期 v.45 148-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激光光学

  • 基于激光光斑中心定位的角度传感器

    侯庆民;贾子光;肖光华;李鑫;张靖;

    为解决传统基于光电编码技术的角度传感器存在成本高、编码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激光光斑位置的角度传感器。通过计算激光光斑中心点像素坐标转换成旋转角度值,激光发射器随着旋转轴转动一周后,其光斑点在图像上运行的轨迹类似一个圆,圆上每一个坐标点对应一个光斑中心点像素坐标,每个像素坐标对应一个旋转角度值。提出一种改进的Canny算子来检测激光光斑,在Canny算子中引入Kirsch算子来增加光斑的检测方向,以提高光斑边缘检测的准确性。采用基于最小二乘的椭圆拟合算法实现光斑中心点的定位。针对传感器存在的非线性问题,采用曲线拟合法进行非线性补偿。实验结果表明,经曲线拟合法补偿后,传感器的平均非线性误差为1.13、标准差为1.24,比未补偿前分别降低了0.83和0.73。其灵敏度、分辨率、重复性误差和迟滞分别为4.25/(°)、0.0017°、1.83%、1.09%。测量精度为0.9°,相比目前基于图像识别的角度传感器降低了1.724°。

    2025年08期 v.45 157-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 全光纤结构5kW振荡放大一体化激光器

    黄瑞;徐昊;吴凯;唐明志;阚万誉;

    本文设计一款振荡放大一体化全光纤结构激光器,其中振荡器部分和放大器部分共用泵浦。通过对比仅前向泵浦方式、双向泵浦方式以及不同前后向泵浦功率配比3种不同情况,测试该振荡放大一体化激光器性能。为获得高功率激光输出,激光器采用双向泵浦方式。通过调整前后向泵浦功率配比,能够显著提高激光器受激拉曼与横向模式不稳定阈值,获得输出激光功率为5 020 W,对应激光的斜效率为83%,受激拉曼散射光抑制比为36.5 dB。同时检测出激光器的光信号时域特性稳定,没有发生横向模式不稳定现象。该激光器持续工作300 h,输出激光功率稳定在5 020 W,未发生横向模式不稳定及光子暗化现象。该结构兼具传统光纤振荡器与光纤放大器的优点,具有高效、稳定、简单的逻辑控制等优点,更适用于激光器工业应用中。

    2025年08期 v.45 168-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激光医学

  • Er:YAG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疗效的meta分析

    吕宗凯;郑杨灿;杜胜男;谢永林;

    目的 系统评价Er:YAG激光在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电子检索CNKI、CBM、维普、MEDLINE and 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Er:YAG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3.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牙周健康指标数据进行合并森林图分析比较。结果 最终纳入12篇文献,343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接受Er:YAG激光治疗后3个月(Z=3.07,P=0.002)和6个月(Z=2.18,P=0.03),其菌斑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探诊出血指数在治疗后3个月(Z=5.20,P<0.000 01)和6个月(Z=3.49,P=0.000 5)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Z=3.83,P=0.000 1)和6个月(Z=5.63,P<0.000 01)的牙周探诊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其临床附着丧失在治疗后3个月(Z=2.55,P=0.01)和6个月(Z=2.94,P=0.003)时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Er:YAG激光治疗可改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各项牙周指标,具有较好的疗效。

    2025年08期 v.45 174-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 低剂量异维A酸联合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杨莉;

    目的:观察低剂量异维A酸联合长脉宽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的100例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接受长脉宽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3次,每次间隔4周,观察组在相同激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10 mg/d,持续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5、9和12周,利用红斑评估量表(CEA)、研究者整体评价(IGA)、皮肤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DLQI)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随着治疗次数增加,两组患者的丘疹脓疱数量,IGA评分和CEA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DLQ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瘢痕和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剂量异维A酸联合长脉宽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对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具有显著优势,且安全性良好、耐受性高,可作为治疗该疾病的一种有效策略。

    2025年08期 v.45 182-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 《应用激光》征稿启事

    <正>《应用激光》创刊于1981年,侧重于激光技术在我国工业、农业、科学研究、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应用的综合性中文核心期刊。是上海科学院主管,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1征稿内容刊登激光技术与应用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激光加工与工业应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激光器件与元件及激光医学与生物科学等。2来稿要求2.1题目、摘要等文稿内容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要求文字精练、用词规范、图表清晰、结论可靠。来稿应含有中英文题目、姓名、单位、摘要(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中英文摘要对应)。中文摘要要求不少于200字,摘要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关键词(3个以上),要有中图分类号,中文题目限定23字之内。

    2025年08期 v.45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 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正>地址:上海市宜山路770号(虹漕路380号)电话:021-64700560业务板块一专业服务激光创意专业设备服务全彩激光灯系统(全系列)户外广告激光系统激光演绎内容创作软件激光电脑摇头灯专业技术服务户外大型激光多媒体演绎方案及工程服务舞台/展厅等激光多媒体演绎方案及驻场演出服务激光表演、动画节目制作服务行业咨询、培训服务典型案例中国上海测试中心激光行业测试点1986年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权成立,以上海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具有CMA检验检测资质。检测设备包括光谱仪、功率计、示波器、光学显微镜等,提供激光/LED等光电参数、激光辐射安全等检测服务。

    2025年08期 v.45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下载本期数据